首页 资讯 正文

重庆瞭望|科技中国,何以一往无前?

体育正文 41 0

重庆瞭望|科技中国,何以一往无前?

重庆瞭望|科技中国,何以一往无前?

打压中国科技就(jiù)能阻挡中国科技创新崛起吗?最近(zuìjìn),两组对照消息引人关注。

一是美国企图(qǐtú)进一步对中国科技“卡脖子”:前不久,美国商务部发布指南,以(yǐ)所谓推定违反美出口管制为由,企图在全球禁用中国先进计算芯片,包括特定的(de)华为昇腾芯片。

另外则是中国科技的一系列创新突围:5月19日(rì),华为(huáwèi)发布首次(shǒucì)应用鸿蒙操作系统的个人电脑;5月20日,小米宣布自主研发设计的3nm旗舰芯片小米玄戒O1已开始大规模量产……

近年来,美国利用其缺乏国际法依据的长臂管辖体系,频繁对中国科技企业进行(jìnxíng)出口(chūkǒu)管制(guǎnzhì)和制裁,且动作(dòngzuò)步步升级、范围日益扩大。但事实证明,打压阻挡不了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步伐。大道无垠,中国科技必将一往无前!

▲5月19日,华为在成都正式发布(fābù)两款鸿蒙(hóngméng)电脑,这是鸿蒙操作系统首次在电脑端(duān)正式发布。图为消费者在发布会后体验鸿蒙电脑。记者 胥冰洁 摄/新华社

为何美国(měiguó)对中国科技的封锁与打压不会得逞?

时针拨回到2017年,美国挑起对华贸易战,半导体行业成为被“围堵”最(zuì)惨烈的行业之一。中兴、华为等被列入美方出口(chūkǒu)管制“实体清单”,先进制程下的高算力、人工智能芯片(xīnpiàn)被美方限制出口。

然而“福祸相依”,有(yǒu)打压就有突围。美国对中国科技的封锁虽然短期内给中国科技企业造成(zàochéng)了(le)一定的困扰,却加速了我国核心技术发展的进程。

从成效上看,封锁中国(zhōngguó)并未阻止(zǔzhǐ)中国相关产业的发展中国是世界(shìjiè)上最大的半导体市场,芯片销售规模约占全球(quánqiú)的1/3早前,美国从产品、技术再到人,全面限制美国公司或应用了美国技术的公司,向中国提供先进芯片技术和服务。

然而,这实际上是把“双刃剑”。长远来看,这等于美国拱手将中国(zhōngguó)市场让给(rànggěi)了欧洲、日韩,以及中国本土的竞争对手。

中国(zhōngguó)半导体(bàndǎotǐ)产业的(de)国产化率正不断提升,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515日最新研究预测显示,中国AI服务器市场外购英伟达、AMD等芯片比例,预计(yùjì)会从2024年(nián)约(yuē)63%下降至2025年约42%,而中国本土芯片供应商在国有AI芯片政策支持下,预期2025年占比将提升至40%,几乎与外购芯片比例平分秋色。

打压中国,进一步坚定了中国科技(kējì)独立自主的决心高新技术是讨不来、要不来的,必须加快(jiākuài)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每一轮科技脱钩政策在打击一批公司的同时,也同步(tóngbù)催生出一波国产替代需求(xūqiú),更进一步坚定了中国科技从上到下追求“科技独立”的决心

面对外部封锁,中国国内(guónèi)加大了金融对科技创新的(de)支持(zhīchí)力度。比如,近日,科技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构建(gòujiàn)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进一步支持中国科技企业的创新发展。

中国科技企业也更加坚定了“科技自主”的决心。从芯片(xīnpiàn)到算法,从模型训练到应用生态中国全产业链核心技术(héxīnjìshù)不断加速突破2024年,中国集成电路(jíchéngdiànlù)产量和出口额均创历史新高,分别达4514亿块、1.1万亿元(wànyìyuán)

面对此次美国(měiguó)的(de)(de)围堵,商务部(shāngwùbù)给出了态度鲜明的回复:执行或协助执行美方对华芯片禁用令将涉嫌违法。值得关注的是,这是中国第一次明确提出境外对中国实体的出口管制措施可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

若前方无(wú)路,我便踏出一条路回望来时路,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国产大飞机到量子计算,中国始终在自主创新的(de)道路上砥砺前行。面对科技霸权,中国未来仍(réng)将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蹚出一条属于(shǔyú)自己的路。

▲2024年8月,学生在贵州大学省部共建公共大数据国家(guójiā)重点实验室展示一款高精度(gāojīngdù)北斗定位芯片。记者 杨文斌 摄/新华社

封锁,突围;打压,创新。近年来,美国不是炒作对华(duìhuá)脱钩,就是推动所谓(suǒwèi)小院高墙式(shì)遏华政策,意图遏制中国科技和产业发展。

事实却是,中国科技(kējì)创新的势头越来越好——

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从首次月背采样返回,到“祖冲之三号”再创全球量子计算(jìsuàn)优越性里程碑DeepSeek改变全球人工智能大模型竞争格局再到龙芯CPU生态迭代提速、盾构机有(jīyǒu)了大直径主(zhǔ)轴承、激光器关键部件实现突破……尖端突破密集涌现,无不折射出(zhéshèchū)中国(zhōngguó)科技创新活力

创新指数不断攀升(pānshēng)今天的中国,科技进步贡献率(gòngxiànlǜ)逾60%,成为10年来创新力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是(shì)世界(shìjiè)上首个发明专利有效量突破400万件的国家,拥有26个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连续两年位居世界第一

经济“向新力”不断(bùduàn)攀升从中国出口“新三样”到无人机、DeepSeek、具身智能(zhìnéng)机器人,近年来,中国越来越(yuèláiyuè)多的科技产品在全球出圈,昭示着中国经济的创新成色越来越足。

今年前(qián)4个月,我国(wǒguó)出口高技术产品同比增长7.4%,占出口比重近两成,拉动整体出口增长1.3个百分点;一季度,我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从(cóng)量变到质变(zhìbiàn),中国科技持续“向新”而行。

多项综合数据和成绩表明,随着新质生产力的(de)(de)不断培育,中国科技创新并不局限于点的突破,更是创新之势的全面形成

▲2024年11月,安徽安芯电子科技股份(kējìgǔfèn)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zài)芯片AI检测车间工作。记者 刘勇贞 摄/新华社

中国科技创新已然成势,让一个结论变得无比清晰:打压中国科技发展过去没有(méiyǒu)得逞(déchěng),将来也不会得逞。

审视当下,中国科技创新发展(fāzhǎn)有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梁文锋带领90后(hòu)占比超过75%的(de)“纯国产”团队,在(zài)科技(kējì)前沿和全球AI公司“掰手腕”宇树科技创始人、90后王兴兴,带领团队推出人形机器人平均年龄28岁的中国航信“技术极客”研发(yánfā)的“千穰”大模型让航班预测准确率提升40%……今天,亿万青年的创造力成为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

数据显示,2000年至2020年间,中国工程师总量从约520万人增长至约1770万人。每年,大批高校理工科毕业生走出校门,投身(tóushēn)技术创新一线(yīxiàn)。正是敢于拼搏、勇于创新的(de)他们,成了中国科技发展(fāzhǎn)最硬核的底气。

科技创新也离不开一系列科技政策的扎实落地、精准(jīngzhǔn)发力,离不开科技创新体系的不断完善(bùduànwánshàn)、有力支撑。中国(zhōngguó)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为科技创新和核心技术攻关提供了坚实保障。

当下,中国科技发展顶层(dǐngcéng)设计(shèjì)不断完善,长期主义成为共识,“耐心资本”不断汇聚越来越多的力量涌入科技创新行业。从2012突破1万亿元2024年突破3.6万亿元中国全社会(shèhuì)研发(yánfā)经费屡创新高。

眺望(tiàowàng)未来,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方向符合历史逻辑。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gèguó)科技合作日益紧密一些基础性(jīchǔxìng)、长周期、分工复杂的创新或产业,单凭一个国家的力量难以完成。因此,创新发展、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

嫦娥六号(liùhào)搭载国际载荷,“中国天眼”向全球(quánqiú)开放观测申请,中企开发的(de)埃及水井项目让荒漠长出麦苗巴基斯坦航天员将成为首位造访中国空间站的外籍航天员……今日中国,正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推进国际科技(kējì)创新交流合作

开放自信的中国,持续力争让(ràng)科技创新成果为(wèi)更(gèng)多国家和人民所及、所享、所用从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发布《国际科技合作倡议》,再到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发起“开放科学国际合作倡议”……科技创新之路上,中国是一以贯之的合作者、赋能者时(shí)与势都在我们(wǒmen)这一边。

梦想无远弗届,时代广阔无垠。科技创新应(yīng)造福全人类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无法阻挡中国科技创新向前的脚步,更不可能阻挡一个民族走向(zǒuxiàng)复兴的坚定(jiāndìng)步伐。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rìbào)

编辑(biānjí): 朱小乔 审核: 郑钰潇 主编:王方杰

重庆瞭望|科技中国,何以一往无前?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